最近,一个日本“生命教育课”纪录片,将日本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六百万网友热议: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1

日本一个高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开设了一门虐心的生命教育课。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2

一开始,老师先拿来几盒鸡蛋,放入孵化箱中,然后每个学生认领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鸡。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3

在养育小鸡的过程中,孩子们每天都要确认培育箱的温湿度、更换饮用水,以及陪小鸡玩耍。

可以说,小鸡成长的每一步,都和孩子们的用心陪伴和细心照料分不开。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4

可以说,半年的朝夕相处,孩子们早已和小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单纯善良的孩子心中,这些小鸡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成为他们精心照料的小宠物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孩子们甚至会将自己不开心的事,说给自己的小鸡听。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5

对孩子来说,他们所领养的小鸡,和“小王子”照顾下的玫瑰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生命教育课的前半部分并没有问题。

然而,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却要教孩子们亲手杀掉自己养育的这些小鸡,并做成食物吃掉。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6

面对餐盘里的炸鸡,孩子们万般不忍,双手合十……

日本学生竟然吃掉自己养的小鸡:残忍?7

这让人不禁质疑:

最后的处理是要孩子们把培养起来的爱心和小鸡一起杀死在摇篮里吗?这到底是要教孩子珍惜生命,还是漠视生命?

这些孩子们会不会留下恐惧的心理阴影,从而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爆发悲观厌世情绪,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或暴力倾向?

这个视频让我很自然地联想起校园霸凌事件,如: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上学途中被两个中学生勒索,因一无所获,两个中学生丧心病狂地点燃了小孩子的校服以示惩罚,导致小孩烧成重伤。

中关村二小的一个四年级男孩被同学扔在了厕所的垃圾筐里,尿和擦过屎的纸洒满一身,孩子因此患中度焦虑、重度抑郁。

经常看到几个孩子对一个瘦小的孩子用力地拳打脚踢的视频,画面非常残酷。

是什么导致这些悲剧?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对生命的漠视。心理研究认为,缺乏对生命基本敬畏的孩子,不仅未来的生活会面临贫乏的危机,还极有可能会触及社会的底线,如校园霸凌和犯罪。

再深究,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的基本敬畏,跟缺少正确的生命教育有很大关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给孩子做生命教育呢?

01父母爱孩子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将爱注入孩子的心灵。父母的爱,是孩子感受到的第一份爱,也是最重要的爱。一个孩子,只有感受到了足够的爱,他才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而且,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的第一份人际关系,这种亲子之情将影响到孩子以后与他人、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

02和孩子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

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就会对“我从哪里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且每年的清明节亲人的逝去,也都会让孩子自然关注到“到哪里去”这个生命的终极问题。

这是给孩子做生命教育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绘本,跟孩子一起来探讨人的诞生、发展和死亡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死亡的时候,我们要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每个人最后都会死亡,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无法逃开的自然规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完善生命的过程,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03带孩子体验其它生命的过程

和孩子一起,细心照料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如养一株吊篮,养一只小狗。当然,也可以是照顾小弟弟或小妹妹。让孩子体验其它生命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等孩子再大一点,我们还可以给他解释地震、山体滑坡、珍稀动物灭绝等现象,以及人类活动怎么影响大自然的变化。

这样,孩子就能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其他生命的感受,学会关心、同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