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让童年重来,告诉父母不要这样爱我,原生家庭觉醒录
大家还记得那篇文章吗?《母女对峙视频:为什么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说教,却引来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驳?》
那篇文章有很多父母来留言,很多谴责声,很多感悟感叹,而更多的,是勾起了很多自己童年不愉快的回忆——“他们就是这样的父母”,父母就是在定义世界。
一段段长长的文字,让我们发现,原来躲在离我们那么远的童年深处,是一道道不愿掀开不忍直视的伤疤。
看着这些留言,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话:当我们回忆起童年来,内心时常冷雨纷飞。
美好的记忆要存留,让我们有继续每一天的动力。那不好的,就留待时光逐渐掩埋吗?
也许冷雨让我们昨日心寒,也会令我们今日更清醒。
我精选了一部分出来,做了归类。
以爱你的名义,剥夺你的权利
“我都是为你好啊”应该是不少父母的口头禅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父母确实一直都全心全意地为儿女着想。只是,这种“好”,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父母的“好”让我喘不过气
@又*家:小时候,父母以爱我,为我好的名义,剥夺了我自主的权利。现在的我,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总想问妈妈的意见,然后顺着做,可心里又有一个排斥的声音。现在,我也是妈妈了,我懂得作为母亲对孩子的付出和希望,可我不想我的孩子和我一样,有一个一直都觉得不被人理解的童年,被压抑情绪的童年。
@A***妈:处在叛逆期的我,面对妈妈的不断质问和强调,她越是想让我承认错误,越是说我态度不端正,越是摆出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架势,我就越难受,就越想和她反着来。这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和她做过多的交流,这种情况直到我上了大学才慢慢改变。但直到现在,我们也依然会因为一些事争执,她依然是会揪着某个点不放,坚持我是错的她是对的。以至于有些东西我也依然选择埋在自己心里,而不是对她说。
@廖*:19岁上大一那年,他们翻看我的日记并得意洋洋地讲了出来,我拼命捣鼓着想给抽屉加把锁,只换来哥哥冲过来给我一记耳光,因为我不孝顺惹父母不高兴了,因为父母是为我好但我不领情。23年过去了,哥哥已在十多年前车祸去世,父母也已经将近80。而我还是那个相对不被喜欢的不听话的孩子,带着内心屈辱的记忆,活着,忍着。
我是家长,我永远对
对立,是在不断重复打死结。事实上,很多父母仍然习惯性地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高姿态去评定和批判他们的行为。有时甚至自动或主动地忽略了自己和孩子,究竟谁对谁错。
从一开始,你就否定了我
@小*儿:爸妈都是教授,医院主任和副主任,自诩阅历丰富,最爱无休止说教(可以长达几小时,并且我从来没明白过他们想表达什么,因为每次都要从几年前的事情开始翻着说)或者直接动手。
我小时候情绪极其暴躁,性格孤僻自卑。现在和周围朋友、老公孩子都能好好相处,脑子里一堆学习理论时时警醒自己。但和父母在一起,就还是容易情绪暴躁,真的过不去心里的坎儿。
这不,孩子刚八个月,我爸偶尔来看他的时候,就对他的哭闹定义为脾气坏,性格差,越哭越差。我真的觉得很可笑。然后现在孩子一岁了,他和孩子视频的时候,开始强势地逼孩子学说话,学动作,孩子玩儿自己的不理他就是不行。哎,跟他说了多少次,他还是不听,坚持自己才是最有阅历的。这么几十年了,始终就没活明白。(去年十一月,还在跟我翻我高中为什么老要问别人作业的事,说我成绩不行等等)
@晓*陈:我一直觉得我所说的话我父母都在当耳旁风,他们也一直在强调自己的观点、做法是正确的。每当我和他们有争执的时候,他们无视我的想法,都让我觉得自己像在对着一个大洞吼叫甚至抓狂到歇斯底里。
@c**y:我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每次我犯错了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歇斯底里地纠缠。我任她骂着,她说我态度不端正一句不讲。我解释,她说我狡辩顶嘴。我不停地道歉她就说我怎么这么快就说道歉的话,一定是在敷衍。然后就一定要讲我的道歉不值钱是没用的东西。杀人放火了的人光道歉就解决问题?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噩梦...呼吸都要停了似的难受。
父母只有权威,而我只有屈服
@Y***仔:在矛盾下,父母只想用权威让你屈服,过程中几乎是不顾及你的感受的,不管是羞耻,伤心,害怕……
我曾经有过很多次爆发到最后只能对着我父母嘶吼去表达“ shut the f*** up and leave me alone” 的意愿。更甚的是,很多次都是因为我遭遇了欺负,然而在我们家不管是不是我的错,我都会遭遇批评。因为在我父母眼中,他们不能去管教别人家的孩子,只能管教我。即使我是吃亏受挫的那个,也要我第一时间承认我的不成熟并希望我改正。
曾经太多的亲子矛盾,并不是想跟父母对着干,只是用最大最浮夸的表达,希望对方能看到我真正的情绪和诉求。
@颜**婷:小的时候,可能我犯了一个错误,父母训我,然后又扩大化问题,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说的那么严重,从而感到委屈,甚至有点愤怒。回房间的时候就想发泄一下,然后就会嘭的一声关门。这时候爸妈都会气冲冲地打开门,然后更加严厉地训我。
他们要的,是我乖乖认错,没有一句废话,也不能有一点反抗动作。而我,心里满满的委屈、愤怒,却不知怎么表达。
从那以后,爸妈再训我之后,我回房间关门都会特别注意轻轻的。其实心里委屈得要死。现在我当了妈妈,我想我会注意这一点,不会一味地用家长身份压孩子。
@六*天:妈妈会对下班的爸爸说我不听话,然后爸说太倔了,妈一句不动声色地说“她不听”,爸就打屁股了,而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我不对有那么严重吗?后来就远离他们不会这么喊了,会流泪,而爸最看不得我哭,再以后受了委屈到房间偷着哭,爸也能知道,晚上到大门偷着哭,我爸还能找到我不让我哭。
当时我就想我连流个眼泪的权利都没有。我的看法不用说大家也明白了吧,道理都会讲,而我在抑郁远离父母的同时,绝不会让我自己的孩子有事不敢给我说有泪不敢流。现在这个年纪了看到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喊大人揪着教训时,依然很同情那个孩子甚至会泪目心口作痛。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看孩子眼里有没有泪吗?还是放下威严拿出更多的爱吧。
@M***C:每次被打被骂,哭或者黑脸不说话,我妈都会怒吼:你还好意思XXX!我心里都默默地反驳你骂我打我,我还要欢天喜地吗?而且这种时候根本不会觉得我有错,重点只会在你对我多狠,我讨厌你,等我自己挣钱了,我再也不回来了!
@f***y:我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比她还惨的,过年亲戚都来吃饭,就因为我不让弟弟玩玩具就被全部亲戚“耐心教育”了一遍,到现在为人父母还深刻记得,有时候还会恨自己父母,觉得她们一直都偏心弟弟。因为我认为自己没错,“倔”到全家人睡觉,我依然坐在楼梯口不去睡觉,然而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人来关心过我,看过我一眼。那个时候我大概4-5岁吧,那种心情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多难受。所幸有这样的经历,才会让自己知道正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张*月:记得高考失利的那年,父母合起来指责我,我锁了房门,他们还在门口不停地骂,当时真有想从窗户跳下去...好像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变得没那么爱说话,也不愿意跟他们交流了,现在每每想起那个场景还是会很难受,为什么要这么逼孩子呢,赞同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
一言不合就开打
@S***a:我小时候不需要被讲道理,直接就是一顿毒打,申辩还被说敢顶嘴,造成后面基本上不跟母亲交流自己的想法。亲子沟通基本都是从上到下,只有听的份,并且至今也是母亲的情绪垃圾桶,都是她在说。总觉得有时候自己沟通有问题,小时候一次次被堵回去以后,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反抗又怎样?感觉是悲哀的顺民。看到这个小女孩反而觉得她很勇敢,敢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是愿意争取。
@匿名:太可怕了,我看到视频里的孩子自己拍打自己的头,然后大喊,我就哭了,仿佛看到了我的小时候。我那年24岁在家因为和父母生气,关上房间门,被我爸爸挥动拳头打了我。我发誓我不要再做那样的父母,而不幸的是,我确实成了他们那样的人。
@D**O:看到很多留言说自己也有这种让人崩溃的父母,看似耐心,一直咄咄逼人说啊说。。我好像还要惨一点。我小时候,经常自己还没反应过来什么事呢,我妈抬手就一巴掌,而且不一定打在哪,头、嘴、脸、身上。。打完了再开始叨叨。我是半句也不敢反驳啊。虽然并没有打得特别厉害。但我现在三十多了,如果我妈在我旁边忽然一抬手,我还会条件反射地一哆嗦。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走老路
庆幸的是,童年的苦痛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记住受伤的滋味,从而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好我们的孩子。过去了的伤痛很难说忘就忘,但我们也应该竭尽全力地控制自己,不让孩子的童年蒙上和我们那时一样的阴影。家人间本来就有相互治愈的作用,愿大家都能从中获得足够的力量,与创伤同行,甚至与过去和解。
坚决不让孩子成为第二个“我”
@晓*陈:我现在也是有个两岁宝宝的麻麻,我对她的成长教育只有一个想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纠正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无视她行为表象下的真正需求。我不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一直强调自己是对的,我不愿意让我的女儿变成第二个我。
@M***u:真的是那句话最合适概括了:“你才做大人几天?就忘记做孩子时被猜忌的难过、被冤枉误解的绝望、明明想沟通却被扼住喉咙的无力,那些在黑暗的角落自己收拾那些细小的不被理解的情绪,你都忘记了吗?”
@*凉:长大后自己做了妈妈,经常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来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时候也忍不住想体现控制力,想大吼,但一般能控制住。有一次气到想爆炸的时候,突然想起小时候无助的自己,气一下全消了,再多嘶吼不如蹲下来抱抱宝宝,听听孩子的表达。
所以,很多时候,只不过是自己和自己较劲,不过是把试图把这种自己无力解决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孩子的情绪,自己的情绪。
尊重、关爱、倾听,拒绝对立
@A***妈:现在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十几个月宝宝的妈妈,虽然我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也有了很多的思考,但我仍然还是有点迷茫,关于怎么样更好地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这些想法和理论,到了现实生活中时,是否能冷静地去寻求最好的解决方式,对我而言,都还是未知状态,需要我去一点点摸索。但至少我知道了,有时候不用过度去强调孩子的错误来显示你的权威,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做一个深入的沟通,心平气和地去探讨,或许能给孩子更深刻的印象,而不是让孩子的童年回忆里都是和你对峙的那种画面。
@又*家:孩子今天就为了想要的玩具跟我发脾气,当时很多人,我第一个动作就是先抱着孩子,她打我,我继续抱着她,慢慢她平静一些了,我问她为什么今天非要买那个玩具,她说了她认为的原因,我告诉她我的想法,又给她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孩子就高高兴兴地跟我回家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现在很懂事,虽然有脾气,但是只要她觉得我说得对,她也会接受。对了,我孩子现在三岁半。
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徐***登:我们教育孩子是希望他们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我们做家长的不能以此为借口强制孩子,正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的 “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希望每位父母都能赢得自己的孩子。
@蛇*:孩子的一切其实都是和大人息息相关的,孩子的反应是检验大人的唯一标准~所以为何说没有天生的父母,个人觉得孩子才是伟大的,他们用自己来教会我们成熟,陪伴着一起成长,有孩子的父母是一场终极蜕变~
留言还有很多……
大家对自己童年的感悟,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对为人父母的提醒。
原生家庭真的会是我们养育下一代的魔咒吗?看完姐妹们的留言,我想说两个美国的研究。
“有被虐待过童年经历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施虐的比例,比没有童年受虐经历的父母高出25%~35%。但是尽管如此,大多数父母并不会重复上代人的暴力行为。当这些父母觉得自己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时候,他们反而有更强大的意志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者Steven Wolin的实证调查,更直接展示了改变的方式:
“在实际的统计效果中,很多曾经在酗酒家庭中长大的父母,反而成为社区里相关安全措施的发起人,包括制定合理的家庭传统,开展和自己童年时代完全不同的活动等,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方法,积极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酗酒伤害。”
这是美国现今家庭的大数据,他们所描述的状况,和我在后台收到的几百条留言,反馈又极其相似?
我并不认为原生家庭,是所有人命运的掌舵者。
生命是一张白纸渲染的过程,父母影响着我们,我们也影响着孩子,这是生命的旅途。
原生家庭幸福美满,当然可以给到孩子富足健康的几率要大得多,但是并不代表有沉重伤疤的父母,就只能重复过往的魔咒,让孩子也周而复始地承受我们曾经的痛。
你必须要告诉自己,它可以影响你,但不能决定你。
父母的定义,只有你和你的孩子说了算。为人父母是一个过程,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我们彼此影响,更彼此改变。
为人父母,是有上岗证和岗位说明书的。成为父母的标准维度包括:
自己的性别和性格
和自己父母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
和其他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
(资料来源:《the Process of Parenting》)
为人父母的过程,需要满足一系列复杂的要求和标准。这个上岗证,并不是一个“原生家庭”就能决定,它有更多更广大的因素,可以掌控在我们的手里,也是我们与人生的博弈。
放下“把一切当成是原生家庭魔咒”的心态。很多时候,只有你愿意关掉一扇门,才能真的打开一扇窗。
即便过去的回忆痛到不能再痛,也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已成定局,孩子亦难逃魔咒。
破局的第一步,就是摆脱过去对自己的束缚,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我,并且重新去构建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和孩子一起活在当下,看到彼此,关注彼此的真情实感,这是养育中重生和治愈的必经之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为人父母的路上,找到成长的路,找到新的希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认识自己,爱上被我们忽视的自己。
植物总是神奇的,能感知季节的到来。到了该发芽时播下去很快就发芽。年前买了几斤姜,装在盆里,盖上沙子,上面再罩了一个盆。要用时取一块出来,也挺方便的。假日在家,揭开盆,发现姜长…
前几日看到一个家庭故事,震惊不已。嫁给一个家宝男可不可怕?有多可怕?我想在这个故事里体现得够明显了:一个女生向其闺蜜哭诉自己的苦恼和委屈,对话如下:婆婆逼女生向自己下跪,还说女…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阴天 10-15度早上看到两个花盆里播的种子发芽了,由于不确定是什么蔬菜种子,只有等长大了才能分辨了。播这两盆种子的原因,是由于前期工作太差,没有…